金葉子商標讓農民過上好日子
更新時間:2020-12-01 16:22:37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八山一水八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被群山環繞。多山、多丘陵的特殊的地貌帶來的是落后的交通,也讓這里經濟一度難以快速發展。2014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貧困縣名單中,遂川縣赫然在列,貧困發生率高達15.98%。
然而,肥沃的土壤、較大的溫差、高山和云霧,也讓遂川縣成為了茶樹生長的樂土。地理標志產品“狗牯腦茶”因產在羅霄山脈南麓的狗牯腦山上得名。在巾石鄉吳蓮花的茶葉店里,一張脫貧光榮證掛在醒目的位置。依靠狗牯腦茶這片“金葉子”,遂川縣越來越多像吳蓮花這樣的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科學培育好茶
狗牯腦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早在1915年,狗牯腦茶便因其外形秀麗、芽端微勾、白毫顯露、香氣清高、沖泡后湯色清明、滋味醇厚、清涼可口、回味甘甜而獲得了首屆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
為了讓狗牯腦茶的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狗牯腦茶這一地方特產得到弘揚和發展,2011年,遂川縣決定拓展狗牯腦茶園,對其進行規模化發展,同時對“狗牯腦”品牌進行共享開發,正式建立了遂川縣茶葉管理辦公室,后變更為遂川縣茶葉局,從事狗牯腦茶產業發展工作。
近年來,遂川縣茶葉局、遂川縣狗牯腦茶葉協會聯合遂川縣農業局等部門多次舉辦各類茶葉技術培訓班,深入各個茶葉主產鄉鎮、主產村進行技術指導;舉辦制茶技能競賽,培養專業制茶人才。幾年過去,一大批茶葉炒制技術能手涌現,其中的代表人物——湯湖鎮的梁桂清,就曾多次在茶葉炒制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還開辦起了自己的茶葉加工廠。
今年,遂川縣茶業局設立了遂川縣茶葉科學研究院,建立了博士工作站,與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進行技術合作。此外,遂川縣茶業局、遂川縣茶葉科學研究院、遂川縣狗牯腦茶葉協會專門建立了遂川縣茶葉技術咨詢服務中心和遂川縣茶園專業技術服務隊,面向全縣茶農開展茶葉生產技術、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技術咨詢、技術培訓、茶園綠色防控投入品供應、茶園管理專業服務等。目前,遂川縣茶產業標準化體系正在逐步建立起來。
匠心打造品牌
“茶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產品還要有品牌力量加持。隨著種茶技術不斷升級,種茶熱情不斷增強,茶產量不斷提高,為了利用好“狗牯腦”這塊金字招牌,將狗牯腦茶賣出大山,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遂川縣打出了一套品牌建設“組合拳”。
早在1988年9月10日,當地政府成立的遂川縣狗牯腦茶廠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下稱原商標局)提交了“狗牯腦”商標的注冊申請,1989年7月10日被核準注冊使用在茶葉商品上。2011年6月21日,遂川縣狗牯腦茶廠申請注銷該商標,同年9月27日原商標局發布了該商標的注銷公告。在申請注銷上述“狗牯腦”商標前,遂川縣茶葉管理辦公室于2011年4月12日及時提交了“狗牯腦”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申請,并于2012年4月28日被核準注冊,后變更商標注冊人為遂川縣茶業局,并出臺了《“狗牯腦”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
為了宣傳“狗牯腦”這一區域品牌,遂川縣人民政府除了舉辦3年一度的中國遂川狗牯腦國際茶文化節、在各大電視臺投放廣告、組織企業參加全國各地的產品展銷會等舉措外,每年還拿出至少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茶產業發展獎勵補貼,鼓勵當地企業在全國各地設立狗牯腦茶專賣店、連鎖店,鼓勵電商發展,拓展狗牯腦茶的銷售渠道。近年來,各企業選送的“狗牯腦”茶葉產品在“中茶杯”“中綠杯”等全國茶葉評比會中取得了不凡成績,促進“狗牯腦”這一區域品牌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在2020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狗牯腦”的品牌價值達25.37億元,位居全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第31名,與2019年相比品牌價值增長了3.15億元。如今,“茶在深山無人識”的狀況已經徹底扭轉,狗牯腦茶不僅享譽國內,還獲得了國外市場的認可。
據了解,茶葉主產鄉鎮農民的收入平均有三分之一來源于茶產業,在核心茶產區,茶葉收入占據著農民總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在遂川山區,農民種植一畝茶葉的年平均收入為4500元以上,比種植水稻的收入翻了一番,狗牯腦茶產業已成為遂川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如今,吳蓮花的茶園已經擴展至500畝,而她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茶“土專家”。梁桂清的茶廠年加工干茶也已經達到3萬斤以上,產值超過100萬元。現在,遂川縣貧困發生率已不到1%,貧困落后已然成為了過去,“狗牯腦茶”這片地標“金葉子”讓當地群眾實實在在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