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19年IP質量和效率上取得了顯著改善
更新時間:2020-12-01 15:50:48
CNIPA正式發布了即將到來的一年有關專利,商標,地理指標的統計數據。上述統計數字表明,2019年IP指標的質量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CNIPA發布的專利統計數據考慮了兩個指標–國內申請人與外國申請人以及10,000人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據統計,國內申請人數勝過外國人。2019年,國內申請人擁有近361,000項專利,其中344,000項是服務專利。華為,中石化和OPPO是中國三大公司,按發明專利數量排名領先。此外,按每10,000人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計算,北京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上海和江蘇省。
至于商標在2019年申請,CNIPA收到超過700萬的商標申請。在中國大陸的注冊商標總數達到640萬,而只有6,491名中國申請人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了商標申請表。專利審查的平均時間為4.5個月,超過了國務院制定的年度計劃。與2018年相比,商標異議的數量要低得多.2019年,CNIPA收到了144,000件商標異議的請求,結案了90,000件,正在審查的商標異議為36.1萬件,其中成功完成了2/3件。
另據報道,中國大陸CNIPA轄下的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共處理了39,000件專利侵權案件,其中13%的專利侵權案件與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有關。
CNIPA去年發布IP統計數據后,IP專家對中國IP改進的3個不同特征進行了劃分。首先,商標審查的平均時間減少了,這被認為是顯示知識產權審查過程質量和效率得到改善的重要標志。其次,知識產權政策與市場需求齊頭并進。第三,中國的知識產權改善歸功于“開放政策路線”,這刺激了外國申請人在中國提交專利和商標申請。因此,“開放政策路線”反映了外國對華投資的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