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啟動第二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
更新時間:2020-12-01 15:49:14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近日,江西省啟動第二批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建設,遴選確定廬山云霧、修水寧紅茶、泰和烏雞、宜春大米、南豐蜜桔、樂安竹筍、余干芡實等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實施保護工程項目,各安排資金137萬元。
據了解,江西省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是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項目,重點圍繞產能提升、特性保持、區域品牌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開展建設,著力解決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不特、品牌不響、保護不力等突出問題。
據介紹,江西省將用“四個強化”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
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鏈。支持區域特色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加強特色品種繁育選育和提純復壯。支持核心生產基地建設,改善生產設施條件及配套倉儲保鮮設施條件,保護特定產地環境,推行綠色化、清潔化生產模式,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支持相關加工工藝及設備改造升級,提升與延長產業鏈,促進適度規模發展。
二是強化標準體系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特色品質。加強品種資源保護,挖掘優良基因,建設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種庫、保種場,保持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優良品質特性。強化地理標志農產品質量控制和特色品質保持,優化并嚴格落實生產技術規程,建立健全產業標準體系。開展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訓,加強標準實施應用和示范推廣,推動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開展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營養品質評價,推動產品分等分級,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化發展。
三是強化區域品牌建設,提高產品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大力實施“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戰略,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各種有影響力的傳播渠道,講好江西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故事,因地制宜建設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場館等。支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促進特色產品與質量安全融合發展,提高品牌認知度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規范標志授權使用,強化產品帶標上市,建立健全質量標識和可追溯管理制度。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目錄和生產檔案,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認定、監管、維權、服務等支持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或使用智慧生產、營銷、監管、服務等信息化平臺,強化產品全程可追溯。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切實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