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商標法
更新時間:2020-12-01 15:41:25
中國已經通過了一項新的商標法,該法律將于2014年5月1日生效。新法律包括:
商標應“誠實守信”注冊和使用的要求;
商標申請和上訴流程的?一些重要變更;
如此處所述,有幾項值得注意的規定旨在改善中國的商標執法。
A.旨在阻止商業伙伴劫持商標的機制
中國的商標?“劫持”是指第三方通常在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在公司注冊其在中國已建立的商標的情況,然后在公司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時試圖將商標注冊出售給該公司。 。商標劫持在中國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商標被個人協助劫持,這些人協助合法商標所有人進行制造或其他方式。
與美國商標法通常基于首次使用商標來授予商標權不同,中國商標權是基于先注冊原則。即,首先在中國商標局(CTO)注冊商標的人通常都擁有該商標的權利。根據先注冊原則,商標劫持者相對容易地在中國注冊他人的已建立商標,然后將其對這些商標的權利出售給合法所有者。
新的中國商標法提供了阻止商標劫持的機制。根據第15條,如果所申請的商標與相同或相似產品相關的另一方先前使用但未在中國注冊的商標相同或相似,則該商標申請被拒絕,如果:
申請人與另一方具有某些合同或業務關系,因此申請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另一方對該商標的先前使用,并且
另一方質疑申請人的商標申請。
對于美國企業而言,第15條提供了合理的保護級別,以防止其在中國的本地代理商或業務合作伙伴(例如代理商,分銷商,顧問等)劫持商標。
B.擴大商標侵權的定義
根據新法律,第57條列出了構成商標侵權的行為清單。在所列的行動中,如果有人故意促進或協助某人的商標侵權活動,則將構成商標侵權(強調后加)。因此,例如,根據新法律,如果某人幫助將仿冒的耐克?鞋子從一個城市運到另一個城市,并且知道這雙鞋子是仿冒品,那么他或她-除了鞋子的制造商和銷售商之外-受到商標侵權的處罰。
C.民事賠償
新法第63條規定,商標侵權的賠償金額應為:
商標侵權?給合法所有人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在商標侵權人的利潤侵權,如果合法所有者的實際損失難以評估;?要么
如果難以評估合法所有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的利潤,那么使用該商標的合理特許權使用費。
如果有人惡意侵犯他人的商標,在嚴重的情況下,商標侵權的賠償可以乘以確定的損失或合理的特許權使用費的三倍。此外,這種補償將包括合法商標所有人為阻止侵權所做的合理支出(即律師費)。最后,如果難以評估合法所有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利潤和使用該商標的合理特許權使用費,法院可以根據下列情況確定最高賠償額為人民幣300萬元:侵權。
盡管新法律不會在中國消除商標侵權,但它為商標所有者提供了其他方式,以防止他人注冊其已建立的商標并追究侵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