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搶注成“族譜”,產權保護恐成空
更新時間:2020-12-01 16:38:27
來源:瀟湘晨報
?????? 騰訊與老干媽之間的“訴訟烏龍”已于雙方和解劃上句號,但老干媽的“商標族譜”卻引發了大量關注。
7月13日,千百順統計數據顯示,“老干媽”公司及其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共注冊過192個商標,這其中甚至包括“老千媽”、“老于媽”、“媽干老”等各種與“老干媽”形似的商標。
隨著人們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提高,現如今,企業為自己構筑的“商標護城河”有點讓人“啼笑皆非”。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如阿里巴巴注冊了阿里弟弟、阿里爺爺、阿里奶奶等商標,小米則也先后注冊了大米、紫米、綠米等商標。“族譜式”商標注冊背后是何用意?
統計:“老干媽”共注冊過192個商標
截至7月13日,千百順專業版數據顯示,“老干媽”公司及其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共注冊過192個商標,包括“老千媽”“老于媽”“媽干老”等。2008年,上述企業共注冊66個商標,基本覆蓋商標全部分類,且注冊成功率達97%。
此外,三湘都市報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以“老干媽”為名稱進行搜索,查詢到有關商標132個,超過88%注冊主體為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這些商標中,不僅涵蓋了“老姨媽”、“干兒女”、“干兒子”、“老干爸”、“老干娘”、“老干爹”、“老乾媽”等“老干”家屬系列,還有“老千媽”“老于媽”等相似字的防御商標。
然而,在“老干媽”這塊金字招牌所蘊含的巨大商業利益面前,仍有不少“近似商標”被不同企業注冊。千百順數據顯示,除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外,還有其余170家企業注冊過“老干”、“干媽”系列商標,數量超過280個,如“老好媽”、“俏干媽”、“老干爸”“老干爹”等。
現象:知名企業紛紛筑起“商標護城河”
有趣的是,除了老干媽,阿里巴巴、小米、騰訊等知名企業也在積極注冊相關商標,以避免不必要的知識產權糾紛。
7月13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查詢到,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申請人的商標名稱超1000個,涵蓋了科學、照明、樂器等多個類別。其注冊的商標有大米、紫米、粟米、蝦米、非米、綠米、純米等等,好像開起了“糧油店”。作為小米生態鏈品牌之一,米家也注冊了“咱們家”、“咱家”、“我們家”等商標。
此外,知乎上一則“阿里巴巴和小米,都注冊了哪些奇葩的商標?”的回答中,不少網友都笑稱阿里公司湊齊了商標“全家福”,其就注冊了阿里爸爸、阿里媽媽、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妹妹、阿里寶貝等。還有如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多個類別注冊超20個圖形商標;娃哈哈同時注冊了哈哈娃、哈娃娃、娃娃哈等商標;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則注冊了錘子、釘子等。
“老干媽、小米、騰訊的商標注冊行為,均屬商標自我保護措施,是指較為知名的商標所有人在該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務)或類似商品(服務)以外的其他不同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注冊的若干相同商標,主要為防止他人在這些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注冊使用相同或類似的商標。原商標為主商標,其余為防御商標。”湖南中奕律師事務所主任易永鋒介紹。
觀點:
過度搶注“族譜式”商標難以保護知識產權
按照國家受理商標注冊費計算,紙質申請一個商標的受理費用需要300元。既然大規模注冊商標需要耗費不少精力與時間,那擁有商標并轉讓又能獲得什么樣的回報?
舉例而言,2015年10月,在電視劇《花千骨》熱播期間,河南商人余春永以1300元申請了劇中熱詞“洪荒之力”商標,后又因中國國家游泳隊運動員傅園慧采訪時,帶火了該詞。最終,余春永以一百萬元的價格將“洪荒之力”商標轉讓。
從另一方面來看,當茶飲、小吃等品類爆火后,不少企業為做起短期加盟賺快錢的生意會搶注一些時下熱門品牌的商標,導致商標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以“貢茶”為例,全球貢茶股份有限公司僅取得“貢茶”、“漾漾好”、“GONG CHA”等圖像字樣組合商標,但在長沙,還有阿里山貢茶、尚品貢茶、御質貢茶、膳玉貢茶等多個品牌,與“貢茶”相關的店鋪已超過50家。
“如今,不少茶飲品牌都遭到過商標惡意搶注,實際運營方則受制于侵權范圍廣、訴訟周期長等因素無法快速達到維權效果,導致加盟商和品牌利益受損。”易永鋒認為,隨著企業商標保護意識增加,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應提前布局知識產權戰略,加強商標注冊自我保護意識,一味囤積或過度搶注商標很容易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