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標做微信頭像侵權? 濟南歷下法院調解知產案件調撤率超六成
更新時間:2020-12-01 16:31:19
來源:齊魯壹點
?????? 為認真貫徹落實繁簡分流試點工作部署要求,濟南市歷下區(qū)人民法院民二庭自今年4月1日成立了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工作室,由法官助理張晨艷和書記員婁本燕、王云負責具體的送達、調解工作。截至7月27日,工作室成立近四個月來,正式立案237件,調撤171件,調撤率72%;訴前調案件受理249件,調撤130件,調撤率52%;以上共計受理案件486件,調撤301件,調撤率62%。
細致調解多路徑
在調解工作中,難免原被告雙方會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有的還會對調解工作有一定的誤解,尤其是對知識產權案件而言,部分當事人知識產權維權意識不強,認為自己在網絡上隨便下載了圖片或小短文使用在公眾號上,沒有侵權的故意,也不可能構成侵權。
調解人員面對這些情況,一是一切從當事人利益出發(fā),耐心細致的聽取當事人的委屈抱怨,依法解答當事人的相關問題,有效推動雙方和解。
如一起商標侵權案件,被告使用原告的商標作為微信頭像進行商業(yè)活動,庭審結束后調解人員對雙方進行庭后調解。調解開始時,被告始終都難以理解自己在網絡上隨意截取的圖像構成侵權,對原告及調解人員都很抵觸,調解人員先后數十次對雙方進行電話溝通,最終在三天后促使雙方達成和解。雙方在調解室簽訂和解協(xié)議后,主動互加微信支付了賠償款項,案結事了。
二是引導當事人去查閱相關法律規(guī)定、或指引當事人到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閱類似案例,促使當事人結合自己案件的具體案情,對號入座,自愿達成和解,將訴累降到最低。
三是未接來電及時回復。遇有開會、培訓、執(zhí)勤等無法接聽電話的情況時,調解人員會根據電話中的未接來電逐一回電,不耽誤任何的調解工作。
四是做好工作筆記,對每一個案件的案情,調解進程,代理人聯(lián)系方式等做好工作筆記,建好臺帳,以免造成工作遺漏。
高效便捷講“招數”
為提高調解效率,縮短審判周期,調解人員在工作中總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小方法:一是類案統(tǒng)一調解。有時候相同當事人的案件會分配在不同法官處受理,調解人員收到案件后,會在辦案系統(tǒng)中查詢同類案件,以便統(tǒng)一送達、調解,當事人提交證據、撤訴申請等相關材料也統(tǒng)一交到調解工作室,由工作室再分發(fā)到各個法官團隊,提高了辦案效率,也方便了當事人。
二是按時督促調解進程。有時當事人愿意自行和解,調解人員也不會將案件束之高閣,等待其自行調解,而會根據工作筆記記錄的調解進程,在五天到一周的時間后去詢問調解情況,遇有調解堵點,及時對雙方進行溝通,督促調解進程。
三是科技助力提高效率。不論是送達還是和解,在調解過程中調解人員都充分發(fā)揮新的一體化辦案系統(tǒng)的便捷,如很多知識產權案件的當事人在外地,在雙方達成初步的調解意向后,調解人員會引導雙方當事人進行線上調解并簽訂和解協(xié)議等相關法律文書,即保證便利快捷,又保證調解的真實有效。
庭前庭后全貫穿
對于有些庭前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在開庭審理后,調解工作室還會根據當事人的意愿進一步調解。有的當事人經過開庭的起訴答辯、舉證質證,比開庭前更了解了案情,增加了調解意愿。
經過近四個月的努力工作,濟南歷下法院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工作室工作人員認識到,只要俯下身子、耐住性子、邁開步子,就能做好調解工作,保護好當事人合法權益,從而為繁簡分流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