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大米入選中國首批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
更新時間:2020-12-01 16:22:53
來源:新浪網
日前,歐盟理事會授權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該協定是歐盟與中國簽署的第一份意義重大的雙邊貿易協定,對地理標志產品設定高水平保護規則,以確保來自歐盟和中國的各100個地理標志產品在對方市場上得到保護。首批中國100個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來自全國27個省(市、區),我市“肇源大米”成功入選。
地理標志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志,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肇源大米”于2009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后,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美譽持續提升:2015年以品牌價值83.53億元位居“中國初級農產類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評價榜”第20名;2017年,肇源被評為“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范縣”;2018年,獲評“中國好糧油水稻示范縣”;2019年,在第二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上斬獲3個獎項……
近年來,肇源縣牢固樹立“貴”在生態的發展思路,把發展壯大以食品加工為主導的“1+3+N”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把提升肇源大米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作為“一號工程”,對縣內大米加工企業實行保姆式一站服務。據悉,為了讓鯰魚溝為首的食品加工企業“走出山門”“借船出海”,肇源縣從簡政放權、拓展市場、打造品牌等多方向協同發力,為企業積極提供從園區選址、項目資金到推介宣傳的一站式保姆服務。下一步,肇源縣將繼續堅持大米為先的主攻方向,持續加大與東北農大等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拓展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擴大價值鏈,讓肇源大米再創輝煌。
據了解,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始于2011年,歷時8年,協定文本14條。根據該協定,中國相關產品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認證標志,有利于獲得歐盟消費者的認可,進一步推動中國相關產品的對歐出口,同時一些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原產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協定將為推動地區擺脫貧困、助力脫貧攻堅、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