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9月2日,圍繞在“樂拼”與“樂高”之間的又一場訴訟落下帷幕。
據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涉案金額高達3.3億元的“樂拼”仿冒“樂高”案判。被告人李某某(系主犯)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九千萬元;其余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三年不等刑罰,并處相應罰金。
據了解,此前,“樂拼”與“樂高”之間已經苦苦糾纏多年,最早的一次要追溯至2016年。樂拼四次侵權累計向樂高賠償金額達1.14億。前三次宣判中,樂拼分別因侵犯著作權賠償樂高1500萬元、450萬元和470萬元。
而在維權這一路上,樂高需要搏斗的“樂拼”們不止在中國,甚至遍布全世界。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價格勸退消費者,引誘“樂拼”們在假冒市場鋌而走險;另一方面,從樂高集團這些年面對侵權的態度來看,只能通過無盡的官司以及通過與我國知識產權社合作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前后,樂高的拼插式積木專利到期,對于樂高而言這條路更為艱難。
樂高集團副總裁曾在商標保護文章中坦言“針對商標和產品仿冒行為的保護是一個困難、漫長、并且代價高昂的過程”。
在國內,隨著數個訴訟進行,令樂高稍微可以緩一口氣是LEGO標識及樂高中文商標被北京市高級法院判定為馳名商標。
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剛表示,只要不超過樂高所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著作權保護期限,就應該享有,與專利權保護期限無關。并且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以后其他主體基本注冊不了相關商標,打擦邊球都不行,(在我國)保護力度很大。
維權之路頗為坎坷之際,受疫情影響,國內玩具市場頻頻遇冷,樂高的業績卻頗為亮眼。
樂高集團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樂高營收達到157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171.13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為39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42.51億元),同比增長11%。樂高集團表示,品牌在全球市場份額也有所增加。
此外,樂高在財報中稱,由于墨西哥和中國的工廠應當地政府的防疫要求暫時關閉,使得產品貨運成本上升。
不過樂高門店運營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據上海市徐匯區一家樂高授權專賣店店員透露,今年一直都在正常運營,不存在受疫情延遲復工,但一直在控制店內店員人數。
自2018年業績恢復增長以來,樂高集團一直在加速中國擴張。據了解,樂高預計在2020年新增120家門店,其中80家用于布局中國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樂高已經開設46家品牌零售店。記者了解到,8、9月樂高已經相繼在泉州、昆明和宜昌等地開設19家新店。
上述店員告訴記者,售賣樂高產品的門店一般分直營店、授權專賣店和代銷店三種。其中,后者只有權售賣樂高原創積木,直營店和授權專賣店才有權售賣樂高集團與其他公司的聯名款、限量款和推薦。
與此同時,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樂高也是卯足了勁推新品。目前,門店已經陳列出樂高2020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畫冊。據翻閱統計,標注“全新上市”、“六月新品”、“八月新品”和“九月新品”的積木一共39組。“其中有一些應該是上半年推出的新品,后來因為疫情延遲了。”上述店員解釋稱。如此快速的大規模擴張,究竟能否反哺業績增長,樂高還需要下半年的成績加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