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團結報團結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商標代理機構違背社會良知,為圖謀不當商業利益,協助部分企業和自然人搶注與疫情相關的‘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等文字,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踐踏社會道德底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憤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天津市委會主委齊成喜提案表示,建議恢復商標代理師認定和代理機構執業準入的方法和措施,給商標代理機構設置一定準入“門檻”,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氛圍。
近年來,我國商標事業快速發展,連續16年成為全球申請第一的大國。“但國際知名品牌不多,其中商標代理服務質量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齊成喜說,目前,企業營業執照登記知識產權代理或商標代理的機構超過10萬家。在我國,2003年修改后的商標法取消了法定審批,商標代理機構僅需工商注冊登記載明開展商標代理即可營業,這在促進商標代理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代理質量低、惡性競爭多發,甚至違背道德底線代理不良商標申請,行業亂象叢生,被稱為”黒灰”產業。
齊成喜分析指出,商標代理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既有政府監管、行業自律需要進一步加強等方面的問題,但從問題產生的根源看,取消商標代理行業準入后,大量不具備基本商標代理專業要求和素質的人員涌入商標代理行業,是當前商標代理行業亂象叢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的注冊申請需要特殊的專業背景,絕大多數國家納入法定準入管理。”齊成喜表示,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等方面的事權。基于此,建議恢復商標代理行業準入制度。
對于具體改革路徑,齊成喜進一步指出,建議司法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恢復商標代理行業準入制度的可行性和必須性進行研究,借鑒國際通行做法,進一步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領域等方面的事權。同時,建議全國人大法工委在修訂商標法時,研究增加商標代理人員的資質管理和機構設立許可相關內容,恢復商標代理師資格考試,并明確商標代理機構的設立條件。
“可先從地方開展商標代理機構準入制度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成效經驗適時推廣。”齊成喜還建議,中華商標協會可在非強制的基礎上,以協會名義舉辦商標代理從業人員等級考試,公布商標代理機構具有資質人員數量及比例,客觀體現代理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