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新聞
?????? 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第24類“黎錦(紡織織物)”和第25類“黎錦(服裝)”商品上,分別核準注冊第31363028號和第31363029號“東方黎錦”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標志著東方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邁出了成功一步,對促進東方資源優勢轉化為區域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黎錦技藝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堪稱海南民俗文化的瑰寶。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記載,黎錦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公元1295年,黃道婆將黎錦紡織技術傳播到內地,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服飾文明的發展。如今,因黎家織錦生態的原料、精湛的傳統工藝和政府及社會的日益重視,黎錦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和追捧,不再止于黎族同胞的自產自用。在創新發展方面,全省各地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勢頭,曾經瀕臨消逝的黎錦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東方市是海南美孚方言黎族同胞主要的聚居地,他們所織的美孚黎錦與其他方言區黎錦的最大不同是“纈染”技藝,“纈染”講究的是先染后織:織娘們先將紡線繃在染架上作經線,再用棉線在經線上進行扎結,隨后染色晾干,摘去所結的棉線,星星點點的紋底就浮現出來,再經過不同顏色的緯線往來穿梭,民族圖騰、生活情景或未來寄托等豐富的圖案通過織娘靈巧的雙手,展示出她們從自然和生活中獲得的智慧和天然淳樸的靈感。“纈染”作為美孚黎古老的染織技藝,在全省堪稱一絕,笑傲群雄。
2005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東方市黎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符林早獲“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是當時海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人;2017年3月28日,東方市舉辦了千人織黎錦活動,其場面之宏大,人數之眾多,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2017年12月,海南旅游衛視播放東方錄制的《東方黎錦的故事》(紀錄片共三集);2017年12月,第十二屆品牌年度人物峰會在??谂e辦,東方市政府推出“黎錦旗袍”相關賽事和論壇等活動,被組委會授予“黎錦旗袍之鄉”稱號;2018年4月,東方市榮獲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中國國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頒發的“中國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市(中國黎錦之鄉-海南東方)”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