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發出首份《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更新時間:2020-12-01 16:02:44
來源:齊魯壹點
近日,煙臺市萊山區檢察院在辦理曹某等4人假冒注冊商標、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一案中,向案件被害人(被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廣東省江門市某粘膠有限公司發出《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時,該公司權益保護代理人劉某某這樣表示。
廣東省江門市某粘膠有限公司系某知名玻璃膠注冊商標的權利人。2018年8月,為獲取高額利潤,曹某在未取得該公司許可的情況下,與李某達成生產某知名注冊商標的玻璃膠用于銷售的合意。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間,李某從農某處購買了帶有某知名注冊商標標識的膠瓶,并將曹某購買的原料膠、帶有某知名注冊商標標識的二維碼標簽用于生產某知名玻璃膠3600余箱,后曹某將其銷往外地,非法經營額共計80余萬元。案發后,公安機關從曹某處查扣尚未銷售的玻璃膠720余箱。目前,該案已由萊山區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這是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2020年4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分別部署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工作試點以來,我院第一次現場向被侵權人送達《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同時這也是煙臺市檢察機關的首次。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推進司法辦案的透明化、公開化、陽光化,更好地保護被侵權人的司法知情權、參與權和訴訟權,更好地保障企業創新活力和收益,更好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同時我們相信,這也能幫助我們更順利辦好案件。”該案辦案干警林宏表示。
作為煙臺市的行政、文化、教育、體育中心以及國家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近年來,萊山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轄區內的先進裝備制造、醫養健康、信息技術等三大主導產業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了82.6%,隨之而來的是,轄區內侵犯企業合法權益以及知識產權類的刑事案件呈現出日益多發、頻發的趨勢。
同時,萊山區檢察院重視對“創新驅動”戰略的司法保護,積極參與知名品牌執法司法服務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的犯罪,先后辦理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12件,切實保障相關企業的創新活力和收益。
另一方面,不斷加強與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的溝通協作,先后4次深入中國(煙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煙臺總部經濟基地開展調研,在健全線索通報、信息共享、案件協調等方面探索形成合力,開通知識產權辦案“綠色通道”,引導相關企業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幫助企業最大限度降低被侵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