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 老干媽向來重視商標和產品維權,并為品牌筑起商標護城河。陶華碧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老干媽每年會投入3000多萬專項資金,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在老干媽成立之初就面臨眾多商標糾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湖南華越“老干媽”與貴州老干媽的糾葛,二者產品外觀幾乎一模一樣,且當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給貴州老干媽授予包裝專利后,又向華越授予了外觀專利,讓老干媽的維權變得異常艱難,打了5年官司才拿回“老干媽”商標,由此老干媽也意識到商標的重要性。
老干媽注冊商標總數
新京報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查詢到,老干媽公司先后注冊過192個商標,以“老干媽”為名稱進行搜索,能查詢到有132個商標,其中117個為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注冊,這些商標名稱包括“老干爹”、“老姨媽”等與老干媽相關的名稱。
即便筑起商標護城河,老干媽被假冒事件依然層出不窮。據裁判文書網顯示,從2017年以來,老干媽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就有4起,百度上關于“老干媽打假”的詞條搜索量達35.7萬。
小作坊頂風作案假冒生產老干媽產品近年時有發生。2019年8月,安徽含山警方查出一個生產加工假冒偽劣“老干媽”的窩點,現場繳獲成品辣椒醬近4000瓶;2015年9月,四川一縣城查處零售店的840瓶仿冒“老干媽”;2014年9月,四川夾江縣工商局經檢大隊破獲一起假冒商品案件,查獲假冒“老干媽”2095瓶。
一些較大的公司也試圖打擦邊球。自2014年9月起,湖南寧鄉東方紅印包裝廠擅自偽造印有“陶華碧老干媽及圖”、“老干媽”、注冊商標標識的紙質包裝箱約14000件,并銷售給假冒老干媽辣醬的作案人員。2017年,貴州永紅食品有限公司在生產的牛肉棒上使用“老干媽味”字樣,被老干媽告上法庭,最終裁定貴州永紅侵權了老干媽。
此外,老干媽還在2016年遭遇前員工“秘方泄露”事件,導致被假冒的風險增大。據貴陽公安南明分局公眾號消息,2016年5月,老干媽工作人員發現本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一款產品與老干媽同款產品相似度極高。經警方調查,是老干媽前員工泄露辣醬生產秘方,此人曾為老干媽公司質量部技術員、工程師,且掌握老干媽公司專有技術,涉案金額達千萬,老干媽秘方遭泄露受的損失未對外披露。
律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大眾食品領域,商標侵權、產品假冒事件屢見不鮮,作案成本較低,假冒層出不窮,且難以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