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渣渣輝不僅是商標局的事情
更新時間:2020-12-01 16:00:42
來源:紅網
近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的一份裁判文書顯示,江西貪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貪玩公司)因申請注冊“渣渣輝”商標被駁回一事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駁回貪玩公司訴訟請求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繼續維持原判。
在一款網頁游戲的廣告中,演員張某因普通話不標準,自我介紹時所說的名字,被網友調侃是在說“渣渣輝”。這個詞廣為流傳,成了一個網絡流行詞。
貪玩公司看到了“渣渣輝”的潛在影響力,于2018年4月24日申請注冊“渣渣輝”商標,遭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后該公司提起訴訟。而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該商標違反了商標法“有害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的規定,駁回貪玩公司的訴求。隨后,貪玩公司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渣渣輝”真的沒有問題嗎?顯然不是。“渣”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具有“渣滓、碎屑”的含義,作為網絡流行詞,具有“差”“爛”的意思,含有貶低人格的含義。拒絕“渣渣輝”是個好的開始。對于有違社會倫理的,對于有違文明常識的,對于想嘩眾取寵博眼球、博出位的,就是要理直氣壯地反對。
商標不僅是一個品牌的名稱,其還具有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現實意義。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由于對于商標注冊的審核把關問題,一些嘩眾取寵的,一些有違倫理的,一些打擦邊球的所謂商標橫空出世了。比如,鬧得很火的,可謂驚天地泣鬼神的“叫了個雞”品牌,最終還是被社會叫停了,盡管目前在一些小縣城,還有的地方懸掛著“叫了個雞”的品牌店鋪,但實際上生意少得可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社會不認同“叫了個雞”這樣的庸俗名稱。
商標局拒絕“渣渣輝”雖然惹了一身官司,卻是值得的。一個方面提升了商標局的形象,一個方面起到了警示作用。當然,拒絕“渣渣輝”,不僅是商標局的事情,而應該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即便,這類商標成為了漏網之魚,消費者也應該主動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