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糾紛
更新時間:2020-12-01 15:51:34
地理標志將商品標識為來自某個地區或地區,在該地區或地區,商品的給定質量,聲譽或其他特征基本上可歸因于所指示地點的自然或人文特征。但是,如果某個標志在其原產國被認可為地理標志,是否足以在不被注冊為商標的情況下在中國獲得保護?
事實
2011年1月10日,福建龍王貿易有限公司向商標局提交了申請,要求對第33類商品(即葡萄酒和威士忌)注冊商標?9037930(“Romanée-Conti”的中文音譯)。該申請被核準注冊于1月21日2012年八月2016原產地和質量(INAO)國立提起無效請求的羅曼尼·康帝商標與商標評審委員會(TRAB,現在國家的一部分IP管理)。2017年1月10日,爭議商標已轉讓給第三方吳立平。
TRAB決定
TRAB認為,Romanée-Conti是法國認可的葡萄酒原產地名稱,尚未在中國注冊為地理標志。此外,商評委認為,本案中提供的證據并未證明羅曼尼·孔蒂和羅曼尼·康帝已形成排他的對應關系。因此,有爭議商標的注冊沒有違反《 2001年商標法》第16條。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
INAO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TRAB的決定提出了質疑。法院認為,所提供的證據證明:
Romanée-Conti所指示的地區具有鮮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因此該名稱是葡萄酒的地理標志;和
Romanée-Conti與羅曼尼·康帝之間建立了穩定的對應關系。
因此,羅曼尼·康帝也應受到保護,作為葡萄酒的地理標志。法院裁定,由于有爭議的商標包含漢字羅曼尼·康帝,并且與地理標志Romanée-Conti有穩定的對應關系,因此,它違反了商標法第16條第1款。
上訴
TRAB和吳立平都對北京高等法院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上訴法院維持一審法院的裁決,認為在葡萄酒和與葡萄酒密切相關的其他商品上使用有爭議的商標可能會誤導公眾。
在無效程序和上訴中,商標評審委員會重申了這樣的論點,因為羅曼尼·孔蒂尚未在中國注冊為地理標志,因此無法獲得保護。實際上,在《 2017年民法通則》頒布之前,關于是否對地理標志給予直接保護一直存在爭議,這是中國尚待承認的一項公民權利。國家最近的立法進展推動了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發展。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CIVC訴Sheng Yan Yi Mei(2015)一案中,認定《商標法》第16條是在中國援引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依據。在此基礎上,《商標法實施條例》進一步解釋,地理標志可以注冊為證明或集體商標。但是,除了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之外,法規并未排除地理標志的保護。確定法律保護是否合理以及在何種程度上適當保護的關鍵在于,該指示是否事實上已經發揮了作用。相關公眾中的來源標識符。地理標志是否已在中國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認證商標不是在中國受到法律保護的前提。
關于尚未在中國注冊的地理標志,《北京高等法院關于授予和確認商標權利的行政案件裁定指南》第13.4條規定,在其原產國優先保護地理標志的原則將在中國感到榮幸。法院規定,如果外國當事人聲稱注冊爭議商標的申請違反了《商標法》第16.1條,并且該商標不應被注冊或被宣告無效,則該當事方必須提供證明其名稱下的地理標志受原籍國法律保護。
在這種情況下,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提交的《法國共和軍雜志》的兩篇文章裁定,法國承認羅曼尼·孔蒂為原產地名稱根據1936年9月11日的一項法令。法院在官方公報上對該地區的葡萄酒標準進行了審查(包括產品的顏色和類型,各種農作物的產地和產地,所有葡萄品種,加工,制造,釀造,包裝和儲存過程以及與原產地的聯系),以及Romanée-Conti的地理區域及其自然和人文特色。兩種情況的法院通過考慮中國公眾如何看待地理標志的證據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特別是,上訴法院維持了初審裁決,并根據以下裁定撤銷了TRAB裁決:“盡管Romanée-Conti?在中國尚未申請注冊為地理標志商標,但《商標法》并未考慮該注冊作為保護地理標志的前提”。法院指出,這一決定符合中國加入《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后保護地理標志的義務。
評論
地理標志是《民法通則》第123條所列舉的知識產權之一。盡管注冊不是援引保護的先決條件,但注冊可以幫助地理標志的所有人在行政和司法程序中挑戰侵權者。完善的IP產品組合不僅是自我保護的盾牌,而且還是主動防御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