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利法草案第二稿未作重大調整
更新時間:2020-12-01 15:47:34
來源:指南針
談到德國專利法,侵權案中的自動禁令(automaticinjunction)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曼海姆地區法院裁定戴姆勒侵犯諾基亞的標準必要專利之一但要求諾基亞支付70億歐元的執法保證金后,自動禁令更受關注。
近日,德國司法部長克莉絲汀。蘭布雷希特(ChristineLambrecht)呈交了德國專利法現代化草案第二稿。第二稿與司法部長2020年1月呈交的第一稿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司法部長希望:
-使侵權與無效程序同步。為此,司法部為聯邦專利法院設定了更嚴格的期限,以便在侵權發生6個月后,法院便能收到是否可以維持系爭專利的指示。
-將《商業秘密法》條款納入專利法,以便更好地保護侵權訴訟中的機密信息。
-明確禁令例外規則。
德國《專利法》第139條關于自動禁令的現有規定頗具爭議。具體而言,德國汽車和電影行業主張弱化該規定,但法官和律師以及其他行業代表表示反對。
即將提交給聯邦內閣的新草案維持了自動禁令的有效性,除了極少數例外情況,例如禁令將對侵權者造成極嚴重的后果。在關于草案的解釋備忘錄中,司法部再次強調其希望澄清現有規定并具體說明可能的例外情況。
但是,司法部還表明比例原則考量不能導致對專利法的弱化。
相比第一稿,司法部在第二稿中更加重視第三方的利益。西德馬克電信等移動網絡運營商支持這種做法。
另外,最新草案對實用新型作了規定。草案第一稿并未談及此方面。
司法部僅對第1部分第139段的措辭稍作調整:
“在個別特殊情況下,如果實施禁令對侵權者或第三方造成過重的不利影響,專有權不能對此作出合理解釋,禁令主張應被排除。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合理,被侵權方可要求金錢賠償。這不影響其根據第2部分提出損害賠償主張。”
在草案第一稿中,規定如下:
“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考慮到專利權人與侵權者的利益以及善意要求,專有權不能對禁令救濟造成的困難給出合理解釋,則禁令救濟權應被免除。”
第二稿并非最終定論
司法部想鼓勵地區法院的專利法官更頻繁地審查自動禁令例外。與此同時,司法部強調,德國專利法官已擁有充分的自由裁決權,可減少過于嚴重的苛刻禁令的下達。
例如,曼海姆專利法官在針對戴姆勒的專利侵權案設定了70億歐元的保證金。該禁令可能使戴姆勒的大部分汽車生產業務陷入癱瘓。即使是諾基亞這樣的公司也不能輕易籌集這么大一筆保證金。
換湯不換藥
一些律師和內部法律顧問評價稱,改動僅僅是表面上的。
業內人士稱:“自動禁令依然有效。例外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被允許。案例法不會因此發生重大變化。”
呼吁弱化自動禁令的汽車行業對草案第二稿不是十分滿意。
但這不是關于自動禁令的最終定論。在該法律草案提交議會前還需經過內閣的同意。
支持弱化自動禁令的人在竭力說服議會議員。大多數議員的想法的尚不明確。但是,德國聯邦議院往往會傾聽德國汽車行業的意見,在疫情等危機關頭更是如此。
聯邦議院將于2021年秋舉行新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