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證書僅掛墻上是浪費
更新時間:2020-12-01 15:41:39
來源:人民網
9月27日下午,由深圳市政協主辦的2020年第5期委員議事廳在市政協禮堂舉行,活動以“保護知識產權 建設創新高地”為主題,政協委員和專業人士結合深圳實際和國外經驗建言獻策。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喬恒利等出席活動。
南山區政協委員、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明昕說,在遇到知識產權侵權的時候,有70%左右的權利人會選擇和對方“私了”,而不是尋求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行政保護的優點是方便快捷,缺點是賠償金額較低。司法保護賠償額高一些,但缺點是時間成本太高。
“韓國的經驗值得借鑒?!被顒犹匮麑<?、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汪洋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針對韓國中小型企業在海外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其中《關于為了保護海外產業財產權提供審判與訴訟費用補貼的規定》就給企業提供了堅強后盾,韓國政府出錢支持,解決企業和個人的后顧之憂。
活動特邀嘉賓、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宋洋說,今年深圳企業遭遇的涉知識產權調查是去年同期的8倍,建議深圳設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基金,鼓勵企業建立專利池,成立維權應訴聯盟。另外,深圳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應對指導中心已經匯集了170多位國內外知識產權訴訟專家,可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有針對性的指導。
活動特邀專家、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務所所長王艷梅說,有的小企業管理者會把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等同,企業把知識產權證書掛在墻上,其作用是用來申請政府的政策支持,“知識產權的真正價值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王艷梅認為,要讓知識產權創造更多價值,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估價難、交易難、變現難等痛點問題。
福田區政協常委、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周璇認為,知識產權最高的變現地點在證券市場。深圳一家軟件公司前不久在香港主板上市后估值超過800億元。周璇呼吁,政府除了保護知識產權,還要多推動深圳科技型企業上市,讓知識產權得到最好的市場紅利。
羅湖區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科研處研究員張鵬說,“雙區驅動”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要把優質的香港、澳門知識產權導入進來,最終產生一批知名公司,帶動一批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