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9月28日上午,無錫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在濱湖區蠡園經濟開發區正式揭牌成立。
無錫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許偉英在揭牌儀式上介紹稱,2019年5月,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牽頭申報了第三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最終在全國近30個競爭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獲批。此后,無錫以此為契機,主動將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與無錫經濟轉型、科技創新、產業騰飛緊密關聯,作為無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著力探索和打造一條具有無錫特色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新模式、新路子。“這是無錫知識產權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許偉英稱。今后,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將為無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全市知識產權與區域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同時,集聚區的建設,也有利于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最后一公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知識產權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也是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據了解,無錫市知識產業服務業集聚區位于濱湖區蠡園經濟開發區匯創大廈,規劃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獨立大樓作為專門的物理空間,內設知識產權成果展示、基礎服務、商業運營等多個功能區域,是目前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城市中物理空間最大、功能最全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窗口。首期使用2萬平方米,同時成立了專業的運營團隊,涵蓋大樓管理、項目招引、企業服務等多種功能。
截至目前,集聚區已引進了2家公共服務平臺,3家產業運營平臺,3家高端服務機構。接下來,集聚區將“服務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集聚知識產權高端服務資源,建設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搭建知識產權運營網絡平臺,創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高地,營造知識產權文化傳播氛圍”為主要工作,依托本地優勢產業,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循環發展的特色生態專項。
此外,為保障和促進該集聚區建設,集聚區所在的濱湖區、蠡園經濟開發區兩級政府機構分別設立了知識產權專項扶持獎補政策及企業發展扶持獎補政策,入駐集聚區的企業還可同時享受濱湖區及蠡園經濟開發區的其它政策支持。揭牌儀式現場,首批8家入駐集聚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行集中簽約。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在會場稱,過去的2019年,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30.7萬次,較“十二五”期末翻一番。今年以來,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在各地知識產權部門特別是無錫等重點城市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知識產權運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1—7月,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同比增長31.9%;1—8月,專利商標質押金額達到1250億元,同比增長35.6%;新增發行6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方面取得新突破。知識產權在服務國家創新發展和雙循環新格局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2019年,無錫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同比增長超過154%,專利質押金額達到37.4億元,均居同批重點城市首位。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也介紹稱,長期以來,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在全國較早地提出了服務業集聚發展的工作理念,支持蘇州高新區獲批建設全國首個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布局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2家、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6家。資源的有效集聚著力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擁有專利代理機構及分支機構538家、商標代理機構3249家,信息利用、管理咨詢、鑒定評估等其他服務機構284家,覆蓋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鏈條,為全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1-8月,全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同比增長23.41%、53.07%,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2.82件,有效商標注冊量17.79萬件,主要發展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