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積極培育地理標志品牌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更新時間:2020-12-01 15:40:28
來源:食品安全報
近年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把地理標志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全省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省已核準注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421件,被核準認定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95件,專用標志使用企業已達835家;地理標志產品涵蓋特色養殖加工業,形成了覆蓋全省21個市(州)的四川地理標志品牌集群。
涼山擦亮地標品牌,助力精準扶貧。涼山州深入開展地理標志產業精準扶貧工程,將地理標志保護、運用和發展與四川省“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建設、“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創建、“大涼山”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塑造結合起來,做特做優涼山州區域公共品牌。
該州建立起了“政府主導、部門推進、企業主體、市場引導、行業促進、社會參與”的長效工作機制,將地理標志保護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從重“地標”注冊上升為重品牌培育,從重“地標”個體上升為重產業做大做強。在“地標”品牌建設上,積極推廣“地理標志+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創新經營模式,同時,注重維權保護,主動維護“地標”品牌聲譽。
綿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和產業優勢。綿陽不斷培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地標證明商標。目前,全市擁有10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臺藤椒”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以及15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綿陽以推進品牌戰略為基礎,完善工作機制,加大統籌力度,整合資源,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注重建立品牌推廣工作機制,調動龍頭企業積極性,引導協會、企業主動開展商標注冊、地理標志申報、品牌推廣等工作;通過對地標產品在商標注冊、品牌培育上予以精準幫扶。綿陽地標品牌形成了規模集聚效應,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戶參與,讓貧困戶和低收入農戶受益。
瀘州地標杠桿撬動,助力產業扶貧。近年來,瀘州市著力加強地標培育、打造地標品牌、突出地標保護。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地標證明商標8件,地標保護產品14件,農產品地標10件。
該市采取“政府+協會+基地”的模式,出臺地理標志獎勵政策,激發農產品轉型及品牌共建動力,發展壯大地標特色產業;將地標產品作為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狠抓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打造優質地標品牌;注重地理標志產品的統一管理、策劃和營銷,助推特色地標產品“走出去”;成立知識產權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將地標產品納入重點保護名錄,實行區域聯動保護。
宜賓立足地標資源優勢,打造農業富民名片。宜賓市委、市政府對地標產品產業化工作高度重視,通過加強部門配合,找準定位、深挖特色。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業化的意見》,強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地標產品產業化工作機制;強化監管保護,著力地標產品全鏈條管理,保障地標產品質量及品質特色;注重強化示范帶動,著力產業基地建設,推動三產融合。在積極整合政策資源,加強地標產品產業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當地依托龍頭帶動,打造示范企業和示范區。
截至目前,該市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6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33件。
南充“六個堅持”助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近年來,南充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把地理標志商標培育發展作為推進全市商標品牌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和抓手,切實做到“六個堅持”,培育發展、運用、保護地理標志:
在強化政策扶持的同時,南充堅持強化培育機制,建立起地理標志商標梯次培育庫;堅持強化示范建設,開展地理標志精準扶貧示范創建活動;堅持強化規范使用和地標保護,建立完善了商標使用、標識印制、質量監測、市場監控等內部管理制度;同時,堅持結合每年“春雷行動”“雙打”工作、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引導地理標志商標使用人規范使用注冊商標。此外,南充還廣泛宣傳和推廣普及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的有關知識,積極營造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