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權和著作權
更新時間:2020-12-01 15:37:10
這種分類方法是以對知識產品的產生領域和消費方式為標準劃分的。
工業產權主要存在并應用于工商業領域,是指民事主體對可應用于各種產業活動中的智力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原產地名稱、貨源標記和商業秘密。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又進一步拓展,除原有的范圍外,還包括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域名等。與保護對象相適應,我國工業產權的范圍主要是指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權、地理標志權、商號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域名權以及知名商品特有標志權等。在認識工業產權問題上,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這里的“工業”應作廣義理解,泛指農業、林業、漁業、牧業、制造業、采掘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一切產業,故有人認為把“工業產權”改為“產業產權”更合適。但由于已約定俗成,“工業產權”一詞已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接受,無更名之必要。第二,工業產權專指對產業活動中應用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不包括經營者對土地、廠房、機械設備等享有的有形財產所有權。第三,工業產權可以在一切產業活動中利用,其權利主體主要是經營者,但又不限于經營者。非經營者的普通自然人也可依法成為專利權等工業產權的主體。
??? 著作權主要存在并應用于文學、藝術和科學等文化領域。
??? 在權利產生方式上,工業產權和著作權有明顯的區別。除商業秘密權外,其他工業產權的產生都要經過一定的審查和批準程序;而著作權則實行自動產生原則,從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作者或其他有關主體就依法自動取得該作品的著作權。
??? 當然,工業產權和著作權的劃分不是絕對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很早就使文化領域與工商業領域發生了交叉,這兩個領域中不同的智力創作成果也必然發生交叉。著作權在工商業領域中應用已不鮮見,有的智力成果可能同時符合工業產權和著作權保護的條件。有些國家出現了“工業版權”的概念,工業版權保護的客體,主要有工業品外觀設計、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印刷字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