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球電力投資緩慢下降至7180億美元,下降幅度僅不到1%,其中電網投資的增長部分抵消了發電投資的下滑。而包括電網在內的低碳行業在能源供給投資總額中所占份額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達到43%。扣除物價因素比2015年低12%,占全球GDP的2.2%。尤為令人矚目的是,電力行業首次超過化石燃料供應行業,成為能源投資最大的行業。
報告指出,2016年,新投產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投資額為2970億美元,雖然回落3%,但仍是最大的電力投資領域,而投資回落正得益于單位成本下降以及技術進步。事實上201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增長了50%以上,預計發電量約提高35%。與此同時,電網和儲能投資繼續保持過去5年的穩定增長勢頭,2016年達到空前水平——2770億美元。
根據報告,2016年,從全球能源投資細分領域看,能效投資增長9%,電網投資增長6%,但油氣上游投資以及發電投資卻繼續下滑,分別降低25%以上和5%,其下滑幅度抵消甚至超過了能效和電網投資的增長。而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盡管2014年-2016年的資本開支下降38%,2016年投資仍占全球能源投資的2/5。經過兩年前所未有的下跌,全球石油市場上游投資有望在2017年小幅回升3%,但下行風險依然存在。
報告認為,單位資金成本下降,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上游以及光伏單位資金成本下降,是投資走低的主要原因,但鉆探量和化石燃料發電裝機的下降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之一。
以發電為例,在煤電領域,2016年決定的全球投資規模總計僅40吉瓦,標志著目前這一輪建設結束后煤電投資將明顯放緩。燃氣電力投資雖仍保持穩定,但其中近一半投資集中在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北美、中東和北非。此外,核電雖然在2016年投產10吉瓦裝機,達到近15年新高,但僅有3吉瓦開始建設,絕大多數位于中國,比過去十年平均值低60%。
盡管長期能效投入、煤改氣以及新型低碳發電產生的累積效應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6年連續第三年保持平穩,新型低碳發電項目的審批卻止步不前。新型風電和太陽能在滿足用電需求方面的貢獻在過去五年中提高了大約3/4,但帶來的預期發電量卻被同期投資下降一半以上的核電和水電完全抵消。因此報告認為,新型低碳發電行業的投資額需要提高,才能跟上電力需求增長的步伐,而政府,特別是私營部門,在清潔能源創新投入方面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售電公司是未來電改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在金融牌照上再次畫龍點睛,為企事業單位謀求更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