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排隊等候,審核不通過,重新擬名,再排隊等候,直至通過,然后再去現場領取名稱核準通知書……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登記注冊門檻降低,不僅新設立企業倍增,名稱字號也隨之愈發緊俏。按照以往的制度設計,申請人需要到窗口現場辦理名稱核準業務,至少需要跑一趟。這導致在核名環節,一度出現“卡脖子”現象。濟南市全面推行企業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從受理到拿到營業執照,申請人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2017年8月1日,我市全面推行企業注冊名稱字號在線自主選擇、申報。申請人登錄市工商局網上服務平臺,在線查詢擬定的名稱字號的重復情況,再自主選擇名稱,進行網上申報,由窗口登記人員遠程審核,在線反饋結果。審核通過后,相關數據直接流轉至后續的登記業務系統,申請人無須再到現場領取紙質的通知書,不用再跑腿了。,截至目前,我市通過網上自主核名的新登記企業達23996戶。
在完成名稱核準后,申請人通過“濟南工商企業注冊”微信公眾號,填報9大項基本信息,用手機拍照上傳各類紙質材料,或直接調取手機中儲存的電子版材料,傳輸至對應的工商登記窗口審核。申請人還可以在線查詢業務審核狀態,根據工商人員反饋的修改意見,用手機完成材料的修改、補正和提交程序。
通過全程電子化,除了核名,電子簽名技術替代了以往的股東現場簽字,電子表格填報材料和拍照掃描傳輸替代了現場紙質材料審查,甚至連領取紙質營業執照,都被在線可見的電子營業執照替代。因此,新登記企業如果選擇電子營業執照,整個辦理過程就可以“零跑腿”。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有294戶新登記企業選擇電子營業執照,實現“零跑腿”。
對比之下,這次全程電子化辦理的經歷,讓遲玉斗直呼“很快很快”,“所有過程都在網上辦理,太方便了,不用跑腿,這種形式真是太好了!”全程電子化登記也進一步激發了人們開公司的積極性:2017年,我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2.66萬戶,同比增長9.92%;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5.87萬戶,同比增長15.36%,首次突破60萬戶大關,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存量翻了一番多。